提高文言文教材比例,
將使台灣國文教學脫離五四傳統?


日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因為
批評余光中等學者呼籲提升學生國文能力,故提倡增加文言文教材比率,非常好笑將使台灣國文教學脫離五四傳統,倒退到五四以前的標準(註一),引起一陣非議。
對於這種將文言文、白話文做為標誌進步或保守而一分為二的說法,我感覺有點不妥。但對於媒體不求甚解,創造新聞式的報導,更感到憂心。

首先,根據媒體各種報導內容,我無法明確了解杜部長所謂「倒退」的意思是什麼,五四運動時期或以前的文學教育或思想就代表不進步嗎?再者,杜部長的重點應該是對於提高文言文比例提出反對或質疑,只是他的表達方式很容易讓記者借題發揮,模糊焦點,結果記者重點都在「腦袋沒轉過來」、「心裡有問題」,甚至我看到某台新聞記者問余光中,類似您覺得有族群或是輕蔑的意思的問題,簡直是惟恐天下不亂,喜歡搧風點火。我不禁懷疑,這位記者已經明白杜部長反對提高文言文教材比率,他真正的政策主張與明確想法了嗎?至少我沒有,我很想了解。


提高文言文教材比例,
可以提高學生的國文能力?


至於提高文言文教材比例,是否可以提高學生的國文能力,我也抱持強烈懷疑態度。目前國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為
50%,老實說,我覺得已經很高了。況且,文言文已經不是現在通用的行文溝通方式,讀文言文的用意也不在能以文言文作文,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讀,如何能藉讀文言文了解中國文字之美,更進一步了解為文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風土民情以及歷史典故等等,似乎才是讀文言文的重點和樂趣所在。

學生的國文能力衰退,跟很多因素有關,提高文言文比例不見得能提高國文能力,連白話文都懶得讀了,教學生去多讀文言文,似乎也沒什麼意思。年輕人大量使用電腦的結果,創造了注音文和火星文,加上白話式的書寫,演變成口語式甚至不注重文字禮節的書寫方式,這跟文字能力衰退,應該有很大的關係。文字使用在遞嬗演化過程中,固有不同面貌,但作為溝通工具之目的應不變,若成為難懂或無法理解的文字,自然無法普遍為大家所接受。


中國文字與文學之美的真正價值

轉錄洪蘭教授撰寫「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一文,文中提到中國文字之美,因蘊含音韻、對仗等奧妙,並且可以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意思,因此充滿意趣。她提到:「中國文字簡潔,尤其對仗之美是全世界找不到的,還可以把字拆開來作對子,如『十口心思,思國思民思社稷』『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能啟發創造力。例如以文字結構來訓練組合的巧思,用對仗來訓練思路的敏捷,是訓練人才的好方法,所以她說:「古代的才子都是腦筋清楚、條理分明、舉一反三的人,如紀曉嵐等。」

洪蘭教授並舉例說明蘇東坡之妹蘇小妹於洞房花燭夜之時,出了一個對子要考新郎倌:「閉門推出窗前月」,對出來才准他進洞房。結果,新郎秦少游一時竟對不出來,一旁的蘇東坡這下可急了,於是他偷偷地往池塘丟了一顆石頭,秦少游一聽便說:「投石沖破水中天」,遂成為千古佳話。她認為像這種需要立即反應,就地取材的能力,就是創造力所需的能力。她在文中最後並說:「不會看中文小說,我覺得很可惜,失去了作中國人最大的樂趣——從讀古典小說中欣賞中國文字之美與意境之高。」看了這句話,真是深有同感。

或許,這篇文章或可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考。


*註一:部分媒體報導為「將使台灣文學教育倒退到五四運動時期」,以上兩句描述的意涵並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別,記者不察或是原來杜部長所指為何,已令人難辨。)


 【延伸閱讀】

「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洪蘭教授‧蘭心慧語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smil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