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231447S

經過三一教堂,在教堂前的科普利廣場繼續散步,冬天的陽光雖然很燦爛,但氣溫其實非常低。美國的天空不知道為什麼藍得讓人感覺不是真的,每次看到出太陽,都會以為回溫了,但其實溫度連攝氏10度都不到。在這種天氣從口袋伸出雙手拍照,冰冷得都要凍僵了。而且因為太陽太大,逆光時從數位相機螢幕上什麼也看不到,這台借來的相機又沒有觀景窗可以克服這個問題,經常都是憑感覺就按下快門,隨手隨拍,但求盡興隨意,不大顧慮一定要從甚麼角度取景不可,走到哪裡就拍到哪裡,跟著眼睛的角度隨手拍下看到的風景。

就在宏偉巨大的三一教堂前,在蔚藍天空與燦爛金光下,我連相機都忘了舉起來,呆呆地目睹這一幕讓人嘆為觀止的景象。若說教堂高大的穹頂是建築師為了讓人們感受上帝與天堂而有的設計,那麼映照在現代建築玻璃帷幕上的教堂,就是讓人們體驗瞬間穿越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偉大靈思。


11.波士頓第一浸信會教堂(First Baptist Church of Boston)
科普利廣場
的周圍,圍繞有不少歷史古蹟與建築。走在Boylston這條街,尚未走到科普利廣場前,先見到三一教堂後方的建築體,再望向對街,與Boylston Street交叉的Clarendon Street,可以看見不遠處又矗立著一座高塔,非常突出醒目。這座教堂是波士頓第一浸信會教堂,周圍有不少維多利亞式建築的街屋,很古典雅致。

P2231437S

  
12.科普利廣場(Copley Square)
三一教堂與公共圖書館間的科普利廣場(Copley Square)上,有年輕人在溜滑板。這塊空地其實是噴泉水池,仔細看旁邊矮牆上就是噴泉柱頭。只不過現在是冬天,沒有噴泉。

下雪的天氣好不容易放晴,即使氣溫依然冷颼颼,還是不能辜負陽光,滑板在水池裡滑動的聲音,為寂靜的都市午後增添了一點活潑的風景。

科普利廣場可以說是波士頓市中心的一塊休憩園地,結合周圍的教堂、古蹟與現代建築,廣闊的視野裡納入這些美麗的建築地景,周末時還會有農民市集(Farmer's Market)

P2231450S


13.約翰漢考克大樓(John Hancock Tower)
三一教堂旁隔街緊鄰知名的設計師貝聿銘所設計的約翰漢考克大樓(John Hancock Tower,名稱來自於第一位在美國獨立宣言上簽下自己名字的人John Hancock,而且他的簽名是當中最醒目的,他也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是波士頓天際線中最高的一棟大樓,建於1976年,整棟建築使用傳統單一玻璃帷幕建造,樓高240.7公尺,共有60層樓高,主要是辦公商業大樓。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會見到玻璃帷幕牆面映照出波士頓不同的面貌,可能是古老的教堂,可能是藍天白雲,可能是燈火輝煌的夜景,彷彿是這座城市的一面鏡子一樣。

站在三一教堂前,可以看見整座教堂投映在隔壁的約翰漢考克大樓玻璃惟幕牆上,古老的教堂與現代建築彷彿古今合體,形成一幅獨特的景觀

P2231452S


14.波士頓公共圖書館(Boston Public Library)

隔著科普利廣場與三一教堂對望的是波士頓公共圖書館(Boston Public Library),建於1895年,稱為Mckim Builiding,採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元素的設計,讓這座圖書館看起來既現代又古典。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全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也是國家歷史古蹟。館中有許多壁畫及藝術品,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進去參觀。

就在圖書館前,位於科普利廣場的草坪欄杆旁,立有一塊碑石,上面刻著紀伯倫(註一)說的一句話:

"IT WAS IN MY HEART TO HELP A LITTLE, BECAUSE I WAS HELPED MUCH".
(心受眾恩,獻我綿力。)(註二)

這句話摘自於紀伯倫的書信,同時也是響應公共圖書館的精神,紀伯倫死後,將所有的書信都捐贈給這所圖書館。

P2231451S


15.老南教堂(Old South Church)
建於1874年,屬於哥德復興式建築,廊柱、拱門、鐘樓,牆壁上有不同顏色的石頭,都讓這座造型典雅的教堂顯得更加不凡,據說這座教堂設計的靈感來自於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是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P2231444S

P2231453S
從科普利廣場看過去的老南教堂

P2231457S
老南教堂主體建築的壁面有牆壁上有不同顏色的石頭堆砌而成

P2231458S
矗立在老南教堂建築主體旁的鐘樓

P2231460S

P2231459S
老南教堂旁接連的建築

P2231461S
老南教堂一帶的建築景觀


16.蘋果電腦專賣店
這棟不用說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了吧?

蘋果電腦產品的專賣店,幾乎都是一樣的設計,採全透明玻璃建築,正面有一個很大的蘋果標誌,充滿現代極簡風格。

P2231462S


17.消防局(Boylston Street Fire Station - 941 Boylston Street)
Boylston Street Fire Station
消防局,建於1887年。與三一教堂一樣都屬於羅馬復興式建築,是波士頓第一個結合警察局與消防隊的機構,也是後灣區的歷史地標(Historical Markers)之一(註三)

P2231466S

P2231467S

P2231468S


18.百克里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是一所音樂學校,座落在擁擠的街道上,沒有像很多美國大學都有的廣闊地坪,由幾棟建築物的教室構成,只從外觀招牌可以辨認出這所學校。

新英格蘭音樂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也在附近,是美國成立最早的獨立的音樂學校。

走在這附近的街道上,可以見到不少背著琴的學生。

P2231464S

P2231470S

P2231471S


19.歷史建築(一樓是美國銀行)
很有特色的建築,看得出來頗有歷史,英國風的大鐘,洋溢出維多利亞建築的風采,一樓是美國銀行。

P2231469S


走到百克里音樂學院,這段Boylston Street的街區漫步也到此畫下句點。這段洋溢歷史風情與充滿建築古蹟的街道,讓人深深感受波士頓的城市魅力,也從此了解美國如何在這種融合不同移民與新舊文化的進程中,不斷發展又不遺餘力地保留歷史,孕育出屬於自己的文化。

這是我走訪紐約和波士頓這兩座城市時,最大的體悟和感想。一座城市之所以偉大,可能不是因為它發展了什麼,或許只是因為它保留了什麼。因為這代表了這座城市的視界(vision),它之所以為它的立足點,也是啟程點。

 

※註一:
紀伯倫是一位詩人與哲學家,出生於黎巴嫩,12歲時隨雙親移民至美國,居住在波士頓的中國城(China Town),後來又回到祖國學習阿拉伯語及法語,著有《先知》(The Prophet)一書,以阿拉伯語寫成。後來他又回到美國,持續他的繪畫及寫作生涯,最後逝於紐約,年僅48歲。

※註二:
我覺得這句話翻譯得真好,簡潔有力,也把原文的意思傳遞得淋漓盡致。翻譯的來源請見:
Kahlil Gibran 紀伯倫

※註三:
其他後灣區的歷史地標還包括之前介紹過的:阿靈頓街教堂(Arington Street Church)、Berkeley Building第一青年軍團軍械庫(First Corps of Cadets Armo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smil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