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情愁少年癡,轉身紅塵千古滅。」--angelsmile


↑布袋漁港│圖片來源:嘉義縣觀光旅遊網



《千江有水千江月》書中提及:虎尾漁燈乃布袋港八景之ㄧ,漁家草寮懸掛的燈火映照在近百甲連結外海的魚坳上,相當壯觀。


暑氣逼人,南台灣的夏陽和記憶中一樣,該是毫無遮攔的吧?滿街的鳳凰花火焰般地噴放,紅紅地染滿半邊天。每到蟬鳴烈陽的季節,我總是會想起高中時坐在教室一角,聽風穿過椰子樹沙沙的聲音,陽光透過枝葉斜射到教室桌椅上,總是有股靜謐得令人說不出的神秘氣氛。但是,蟬卻肆無忌憚地狂鳴,好像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夏天來了一樣。除此之外,沒人敢莽撞地發出任何會擾亂這一方平靜的任何聲音,當蟬鳴倏忽地嘎然而止,就只能聽到書頁輕輕翻過的聲音。

這樣的情景與聲響雖然隔年已遠,卻在我生命中劃下一個屬於青春的註腳一般,遙遠但卻清晰,如同南台灣的夏天一樣,有專屬於它的記憶;台北見聞不著的鳳凰花,震耳的蟬鳴,溫度飽滿卻透徹的陽光。

我總是在放假時回到學校溫書,不過看得最多的是從圖書館借來的小說。年少時狂迷小說裡的世界,一個青春的心靈得以藉此掙脫現實封閉狹窄的世界,到每一個不同的故事裡去冒險、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懵懂無知,要讀懂小說裡的千帆過盡、滄海巫山,談何容易?但總是這樣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地遠覷滄桑,憑藉著大把青春可供揮霍,哪裡知道弱水三千取一瓢飲的謙沖與捨得。

前陣子在報紙上看到蕭麗紅寫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要推出簡體字版了,見到那幾個小說名稱的字,瞬間將我拉近青春年少的記憶中。這部小說曾在高中課堂中隱匿在課本之後,陪我逃離沉悶無聊的公式或課文。在女主角的感性與作者自傳式的筆調中,年少的我僅能隱約在這文本是愛情故事的架構中,揣摩男女主角的牽纏情絲。事隔多年,再度重拾這本書,以前曖昧不清、幽暗不明的思路,忽然全得了明白、了然。恍若魚塘月色的千水千月,復照人間,明滅有序。天地之情何止於男女間的契闊,諸事萬物皆有其屬,天地廣澤,有情乃生萬物。


人生滄桑,原來如此。


童玩兒戲丟沙包、端午包粽縫香包、滿月吃油飯、七夕搓圓仔、中秋乘竹筏出海賞月……這些屬於原鄉的記憶、傳統習俗,陪著原鄉人溯古度今,待人接物厚道寬容,家風典傳留有餘裕,七○年代以來的庶民風格,在我年少的時代仍絲毫未變。或許傳承或慣習已有流變,但夙昔的素樸淳風,仍留在原鄉人的血液中,世世代代。

日頭赤焰焰,我彷彿又見到那個身穿白衣黑裙的女孩,騎著腳踏車從一排高大的椰林樹間飛馳而過,輕飄飄的,風揚起她裙子的一角,將整片陽光曝照、氤氳蒸氣上升的田野,都染成一片紅色……遠遠地,依稀還聽到她輕聲念著:「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smil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