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buli Kid

阿富汗這個國家對很多人來說,位於神祕的中東,而我們對於阿富汗的了解,以最近來說,恐怕也僅止於賓·拉登(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但相當諷刺的是即使這麼有限的資訊,也充滿了對異文化的誤解和自以為是的演繹。西方國家翻譯他的阿拉伯名字為"Osama bin Laden"(或大部分在英文新聞中出現的簡稱"Bin Laden",或是"Binladen"、"Binladin"),漢文習慣翻譯成「賓·拉登」,這個名字從阿拉伯文翻譯成英文,再翻譯成漢文,就已經反映出主流文化對其他(相對弱勢)文化的缺乏理解或誤解,並進而擴散延伸到其他文化中。(註一)

奧薩瑪‧賓拉登這號神秘人物在舉世皆知的年代裡,與他相關的地點阿富汗對我們來說,卻也一直是一個神秘及陌生的世界。阿富汗歷經英國與前蘇聯的角力,此處長年處於戰火之下,飽經戰亂,蘇聯發定阿富汗戰爭後又引起美國勢力介入,如今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美國出兵,這個國家還是逃不了被外力控制的命運,人民的生活情況可想而知。

阿富汗在西元二世紀時是舊日佛教西北傳的最盡處,巴米揚曾經還保留有相當宏偉的佛教遺跡,只可惜後來遭受破壞而面目全非。阿富汗也是波斯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位於中亞的絲路上,自古就是文化交流薈萃之地。我們很少有機會可以窺見此處曾有的風華與壯麗,反倒是偶爾在新聞中可以見到這裡遭受轟炸或攻擊後的凋敝傾頹。

最近看了一部阿富汗的電影《幸福招呼站》,英文片名是"Kabuli Kid"(喀布爾的小孩),描述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的一樁計程車司機載客時在自己車上撿到一個嬰兒的故事。多麼簡單的一個故事!但又多麼地無奈與不可思議。竟然有母親把自己的小孩遺棄在計程車上,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與命運?這部電影透過描述男主角計程車司機在兩天裡的遭遇,帶出一幕幕阿富汗的當下情勢與生活現狀,揭開庶民生活的面紗,一個再真實也不過的阿富汗。

(※以下有部分劇情透露,尚未看過本片的讀者,請斟酌閱讀。)

在這部電影中,看不到埋怨或批判,也看不到像其他電影描述塔利班的殘暴,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幕幕阿富汗最接近日常生活的一面。在酷熱又缺水的地區,用水是非常節省的,辛苦開車一整天的男主角回到家,也不見他洗澡,只由女兒拿水壺倒水在他掬起的雙掌中,用水抹一抹洗把臉,再拿條毛巾擦擦就清潔完畢了。一家人吃飯是由女主人及女兒準備,端到房間裡放在地上,大家圍坐一圈用手拿來吃。晚上也沒有電,想看電視要把發電機打開街上電源,當然也沒有電燈,用的是油燈。女兒晚上想上洗手間,也要提燈去外面的洗手間。因為在藥房沒買到奶瓶,只好聽藥房老闆的建議,買瓶可口可樂(買可樂只能在攤位上喝光,瓶子因為可以回收換錢所以要留下,如果連瓶子帶走還要付更多的錢),喝光之後再拿空瓶套上奶嘴當奶瓶餵奶給嬰兒喝。(註二)

開計程車撿到棄嬰男孩的男主角,因為自己的老婆只生了女兒,一直盼著生男孩,顯示男女地位在阿富汗的懸殊。朋友勸他可以自己養這個棄嬰,過個幾年長大了就可以幫忙賺錢了。至於女兒,只要長大了就可以趕快嫁出去了。後來男主角將棄嬰送到國際救援組織,與朋友喝茶聊天時提到,朋友還很生氣地說:「你竟然把我們的孩子送去給外國人!」顯示阿富汗人愛面子和維護尊嚴的一面,何嘗不是多年戰亂及外力干涉下的人民心情的寫照呢?

片中的阿富汗女人都罩著面紗(如上圖電影海報中抱著嬰兒的女人),在炎熱的天氣裡,穿著籠罩整個頭部與身體,連臉部也只有針織細孔可以透氣的面紗,往往會熱出一身汗來。雖然男主角本身受過高等教育,思想也比較開明,例如他還勸父親將滿臉大鬍子剃掉,「塔利班都垮台了,不要留鬍子了,剃掉鬍子會顯得比較年輕。」但是他也遵循父親的願意娶了因打仗身亡的哥哥的妻子(兄弟婚,在一些傳統社會或部落中仍保有此婚姻制度),準備要跟妻子出門時,也不忘提醒妻子將面罩戴上。

戰爭頻仍,轟炸不斷,阿富汗人在局勢不安定的情形下,日子還是要過。男主角與朋友談天時,有人取笑某位穿著前胸印有美國國旗的友人:「以前你跳俄國舞,後來改跳巴斯基坦舞,現在又聽美國搖滾樂了。」道出這個國家身不由己的命運。但歷經戰亂的人民也展現了強悍的生存意志。男主角載客時經過被轟炸成一片斷垣殘壁的區域,忽然想要改道就直接倒車一路往回開,揚起的漫天塵土中,嚇得乘客直喊著要下車,不過男主角回說:「炸彈都沒有把我們炸死,沒那麼容易就死啦!」聽起來很樂觀,但聽了也讓人覺得有股深沉的悲哀。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對阿富汗又多了一點點了解,即使這樣的理解非常侷限。導演用非常幽默平實的手法拍出阿富汗的現狀,陌生卻生活化的場景,不時令人爆出笑聲對白,娓娓道出這個國家的歷史命運與悲喜交纏,除了影像獵奇之外,也讓觀眾產生更多的人道關注,或許在電影之外,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同為地球上的人類,不要再只侷限於美國的視野及觀點來注視阿富汗。

註一:

「賓·拉登」的原名是Osama bin Mohammed bin Awad bin Laden,阿拉伯語全名的意思是:拉登之子阿瓦德之子穆罕默德之子奧薩瑪。媒體以歐美的姓氏觀念稱他「賓·拉登」而非「奧薩瑪」,是對阿拉伯人的命名習慣不了解或誤解,其實奧薩瑪才是他自己真正的名字,拉登是他曾祖父的名字,然而大部份華人(Ethnic Chinese)和漢語的媒體都簡稱為賓·拉登。

在名字中冠上父親的名字的命名習慣,在阿拉伯世界很普遍,通常以ابن‎(伊本;ibn)或بن‎‎(本;bin)的詞綴方式出現在男性的名字當中,代表的是「某某之子」,以بنت‎‎(本蒂;binti)的詞綴方式出現在女性的名字當中,代表的意思是「某某之女」。例如ابن خلدون‎(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就是指「赫勒敦之子」。在阿拉伯人名中,這種方式可以上溯多代,但一般止於曾祖父。這種命名方式是古代阿拉伯部落的重要社會基礎,目的是為了識別個人在社會和政治上的脈絡關係。(參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這種冠父名的命名方式出自古老部落社會的遺傳,一開始具有部落或族群間標誌身分系屬的功能,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許多穆斯林也會使用這種命名習慣,例如阿富汗、伊朗(波斯在信奉伊斯蘭教後也採用阿拉伯人的命名方式,但後來逐漸採用本民族方式命名)、摩洛哥或部分東南亞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這些源自阿拉伯及伊斯蘭文化傳統的地方。

譬如《伊本·巴圖塔遊記》這本紀錄14世紀伊斯蘭世界見聞的重要著作,作者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就是出生於摩洛哥丹吉爾的柏柏爾人,被譽為非機械動力時代最偉大旅行家,本身也是一位穆斯林學者。1325年他由故鄉丹吉爾出發前往麥加朝聖,一生中到麥加朝聖過六次,從北非一路到中國,足跡遍及歐亞非三洲。

提到冠父名的命名方式,同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除了名字經常使用與伊斯蘭教有關的詞彙,名字後面連接的名字也經常會出現「-oglu」的後綴,例如電影《蛋奶蜜三部曲》的導演Semih Kaplanoglu,Semih是他的名字,Kaplanoglu即表示他是「Kaplan的兒子」的意思,有些居住在土耳其的亞美尼亞人也會遵循這種命名方式,在姓氏後加上「-oglu」。

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也像台灣一樣,接收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媒體角度,以西方文化觀點來看伊斯蘭文明,但是我們所得知的是真實嗎?那些隱藏的事實是不是更值得探究並了解呢?總之,「賓·拉登」的稱呼方式是一種誤解,奧薩瑪才是他真正的名字與正確的稱呼方式。這種稱呼方式顯示出強勢文化居於優勢的詮釋地位,一廂情願或是不求甚解的稱呼,以自身文化曲解「他者」的誤解,何嘗不是反映出對另一個文化的無知與霸凌?

註二:
可口可樂在2009年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設新廠,當時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還出席剪綵儀式並發表演說,對阿富汗人們來說,在一個連飲用水都缺乏的地方,可口可樂代表的意義也不言可喻。詳見:傀儡政權的悲哀 : 真實筆記

 

【推薦閱讀】

與丹吉爾人同行--追尋中世紀旅行家伊本.巴圖塔的足跡
與丹吉爾人同行--追尋中世紀旅行家伊本.巴圖塔的足跡
這本已經是2001年出版的書,但我重讀過幾次了,是一本很棒的遊記,作者依循伊本‧巴圖塔的旅行路線,從丹吉爾到伊斯坦堡,從中可以看見近代伊斯蘭世界的面貌。

中東現場 (張翠容)
中東現場

大地旅人(張翠容)
大地旅人

阿富汗--被遺棄的新聞故事(張翠容)
「我們走訪其中一間店舖,該店老板表現得十分雀躍,指我是他多個月來第一位客人,使我忍心不得以二百美元買下一幅地毯,他高興地送給我一枚青金石戒指,並向我訴苦:「生意真難做啊!聯合國禁止空運,地毯都不能出口呢!雖說可經陸路到巴基斯坦,再轉到其他地方,但談何容易,巴基斯坦並不輕易給我們發許可証。在邊境,駐守巴基斯坦的士兵一見到我們就打,目的是要我們交出買路錢......」

追風箏的孩子 : 真實筆記(張翠容)
「當中有關塔利班的影像又實在太震撼,在有意無意間複製主流的刻板想像,加深我們對阿富汗的扭曲認知。」作者戳破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來改編成電影)中描述塔利班政權的非真實狀況。同時這也告訴我們,光是透過西方媒體的觀點,或是部分小說及電影影像來了解阿富汗,其實非常侷限並極可能是荒謬的。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 公民媒體報導 關於 Afghanistan 阿富汗

arrow
arrow

    angelsmil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