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3292S-pola

媽媽平日喜歡蒔花弄草,兒女離家之後更有空閒,幾年下來,除了旁邊原本的園圃之外,連大門口旁也搭起了棚架,草木蓊鬱,綠意茂盛得很,遠遠望幾乎都要看不見大門了。

家門口旁最早種的是一顆枇杷樹,每年大約三、四月結果,可能因為早年媽媽養過雞,將雞屎當成肥料埋入土裡,因此這塊地相當肥沃,枇杷樹結成的枇杷又大又甜。不過麻雀總是比我們早知道枇杷熟成了,所以往往早一步就先啄了幾口。枇杷樹旁邊還種了幾顆釋迦樹,一樣都不用再施肥,也完全不灑藥,「尚天然」的甜,只不過總是先有幾口要跟小鳥一起分享就是了。

這塊園圃從我有記憶以來都是這般茂盛,不同時節輪替過各種花草,印象中極盛時期連前院裡的屋頂樑上都掛著一盆盆蘭花。

DSCN3293S-pola

我家位於村子裡唯一筆直的馬路上,這條路不寬,直通到村子底的圍牆,整個村子自成一格。我家後門一打開,沒幾步就到圍牆邊了,小學時我們班男同學還隔著圍牆喊我:「羊仔孩!羊仔孩!」因為姓氏的關係,是他們給我取的綽號。

夏天午後時,牆外總有賣冰淇淋的把餔車經過,一聽到手按把餔把餔的聲音,我們就開始不安於室,蠢蠢欲動。趁著媽媽在午睡,小心翼翼地打開會發出唧拐聲的後門,躡手躡腳偷跑出去,站上圍牆叫住賣把餔的買冰淇淋吃。我雖然個頭不算矮,但從圍牆上還是得使盡地伸長手,將零錢遞給賣把餔的,然後接過把餔,一口一口滿足地舔著冰淇淋,真是無憂又甜蜜的夏天!

DSCN3296S-pola

家門口旁邊和對面各有一條巷子,對面巷子前頭住的是宣公公、宣婆婆。宣婆婆每年都會自己做月餅,他們是紹興人,做的是皮層鬆酥的蘇式月餅,常往我們家送幾個嘗嘗。中秋節他們也包粽子,我媽就拿自己包的本省粽禮尚往來一番。住在眷村最特別的就是可以吃到大江南北不同的食物,包子、饅頭,粽子、月餅、油飯、蔥油餅,各式各樣的都有。連過年灌香腸、曬臘肉都各有其方,外省香腸、本省香腸、湖南臘腸、湖南臘肉,大家照樣禮尚往來,互嘗不同的口味。

我最喜歡以前在眷村過中秋節,既熱鬧又溫馨。晚上家家戶戶會搬出桌椅來,將柚子、月餅、瓜果和沏好的茶擺好一桌,大家坐著邊聊天吃月餅邊賞月,閒話家常,共度佳節,互相交換月餅吃,好有人情味。

宣婆婆隔壁住的是惠婆婆,她的手藝也很好,經常做些糕點點心,因為媽媽是她孫女的褓姆,我們兩家走得很近,小時候也常到她家玩,吃各種零食或點心。惠婆婆的先生,姓什麼我忘了,他是一名海員,長年跑船不在家,一年回來個幾次,有時看到留著落腮鬍的他,以為海員長得就像那樣。

DSCN3294S-pola

宣婆婆家的花草也茂盛得很,全村大概就屬我們這兩家最有綠意了。本來另一頭靠近垃圾箱旁的二號和三號旁邊也都是園圃的,小時候還見過二號種了些矮樹和花草,但後來國中還是高中時,二號陳叔叔一家就搬到台北了,這兩塊園圃陸續都填成了水泥地,不像我們這兩家,直到眷村拆掉時,都還是照片上一片花花綠綠的老樣子。

宣婆婆家在院子裡和園圃都種了九重葛,長在院子裡的九重葛,開花時總會竄出牆外,經過這條巷子時,我喜歡抬頭看在陽光下半透著紅艷的花朵,生氣蓬勃,姿態昂揚,不管什麼環境都一樣秀姿挺立。

DSCN3297S-pola

家,大門口,心靈最終與最溫暖的港灣。

老家的大門是漆上朱漆的木門,每年過年,父親總要用松香調和油漆,拿著刷子慢慢地重新上漆,以嶄新的門面迎接即將來到的新年。大門外右邊的牆堵上掛著一塊用大理石鐫刻的寓所門牌,上面刻著父親親筆題字的「X寓」,陰刻以黑色塗滿,秀麗倉勁,這是我記憶中「家」的具體象徵。

看著相片中的寓所門牌(照片中已裁掉),我不禁想:父親當年安上這塊門牌時,究竟是怎樣的心情?少小流離的他,在離家千萬里的另一塊土地上白手起家,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家」。那種心情,應該也一起融入在那一筆一劃細心鐫刻在寓所門牌的姓氏上。

DSCN3298S-pola

我們家除非出遠門,不然幾乎都不鎖門的。大門門把通常用一塊布繫上,出門時順手帶上門把上的布,壓在門鎖與牆堵之間,就這樣輕掩上門。以前高中騎腳踏車上下學,回家時懶得下車開門,直接用車前輪去撞開門,木門上就會留下一些胎痕,總會惹來母親一陣罵。

紅色木門上掛著深藍底白字的門牌。後來妹妹看到同是嘉義鄉親的名製作人王偉忠拍的「偉忠媽媽的眷村」紀錄片,他媽媽將眷村門牌拔下掛在現在新房子的房門上時,直嘆說當初忘了拆下來做紀念,有點可惜。總之眷村拆了之後,我們開始回憶起點點滴滴,總是充滿不捨之情。當大夥兒搬離眷村,怪手進駐拆除一棟棟房舍後,收破爛的便開始收拾各項能拿來賣錢或利用的東西,包括木門、木窗等等,聽妹妹描述這個情景,心情就像被撕碎一般,不知有多難過。

我家旁邊的這條巷子,住了後來開F16戰鬥機的飛行員的大哥哥,巷子底則住過姓宋的一家人,他們家有一兒一女,因為和我們家姊妹年齡也相仿,加上住得超近,也是經常玩在一起。我們常在這條巷子頭的地上畫格子玩跳房子,或是玩些跳繩、踢毽子、橡皮筋跳高的遊戲。

說到玩橡皮筋跳高,那簡直是到了雜耍團的境界了。纏好的橡皮筋在兩端由敵隊隊員拉好,隨著一關關的關卡從膝蓋、 腰部到肩膀、頭頂,甚至兩手舉高的高度,整隊人馬得一個個跳高翻越過去,跳不過的就要淘汰,最後都淘汰了就換另一隊跳。一個人要是跳不過,可以派出一人翻過壓住橡皮筋在地上,讓其他隊員跳過即算過關, 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至於兩手舉高的高度,豈是一般常人可以翻越,於是妙計一生,用的是將兩手立在地上倒翻觔斗,再以腳勾住高處的橡皮筋的方式,就這樣將橡皮筋拉下壓在地上,然後一一讓隊員跳過,保住全隊人馬過關。

這一招我也會使,當成功勾下那條橡皮筋,然後讓隊員一一過關時,可以想像我當時有多得意吧?

 

DSCN3322S-pola

我家後院種的花草,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來。常常會問我媽,可是她有時候說的是台語或俗名,太多了我實在也記不得了。但種在後門旁的這一株玫瑰我是認得的,野玫瑰的花型較小,刺也長得多,不過紅豔的色澤卻很美麗。每回開花,媽媽也會剪幾枝花插在花瓶裡擺在家中。

家大門和後門都貼了春聯,這是每年過年除夕時的例行公事。爸爸都是自己寫春聯,以前我們還會幫忙將寫好的春聯一一攤開放在客廳地上讓它乾。父親寫得一手好字,除了在機場寫春聯分送長官、同事外,回家也會寫一些送給親友鄰居。母親每年也會拿一些給住在鄉下的外公、外婆和四姨家。不過這幾年他的視力逐漸退化,手也比較使不上勁,平常已經很少練字,春聯也沒再寫那麼多了。

後門外常年擺著一雙木屐,從後門出來就穿木屐,有時候忘記就穿著到處跑,害得媽媽從後門出來卻找不著鞋,她就會在後門大聲吼人。

有時花圃還種了些菜像是地瓜葉、高麗菜,還有像是九層塔、蔥或生薑。媽媽若煮菜缺了什麼食材,譬如說要生薑沒了,就會喊我們出去翻土挖一根生薑出來,洗洗乾淨,用刀刮去皮然後切一切就可以炒菜了。

DSCN3323S-pola

村子底的圍牆邊住的是孫叔叔一家,也是緊鄰我們家的鄰居。很小的時候當我們家廚房還是後院時,拿椅子踩著就可以隔著牆跟他們講話。孫叔叔有一陣子還在他們家後院蓋了小水池養魚,我們到他們家玩時,還會拿著水管玩水。孫叔叔家因為靠近村子後圍牆的關係,曾經有一次小偷翻過圍牆偷闖進他們家,拿了錢包就要逃,結果那時才上國小的孫家老二竟然勇敢地拉住小偷要拿走的皮包,一邊大喊,和小偷兩邊拉扯,偏不想讓那小偷得手,只不過終究人小力氣不夠,還是讓小偷拿了包包跑掉了。自此以後,我們便不再認為出不閉戶是安全無虞的,這真是一場驚險的經驗,聽他們描述都快嚇出一身冷汗,實在佩服孫小妹的膽量。

DSCN3326S-pola

村子底圍牆的另一條巷弄,巷底住的是郭公公和郭婆婆,兩人膝下無子,為人和藹可親,對村子裡的小朋友都很好。每次看到他們夫妻倆一起牽手散步,我們都會向他們大聲問好,他們也會笑得闔不攏嘴地慈祥回應。

DSCN3328S-pola

圍牆上攀滿藤的花朵,萬紫千紅,一季過一季,迎接了無數的春夏秋冬,就這樣看著紅磚黑瓦一一落下,曲終人散,只留下人們心中最深刻、最美好的回憶。

雖然眷村故事寫得平平淡淡的,可是我還是不爭氣地邊寫邊哭。盡管把放在心裡角落陳年的傷拿出來敷藥很痛,可是這傷痕比起長年的雋永甜美,如此短暫又細微得毫不起眼。雖然眷村已經不在了,但這美好的景象與回憶,都隨著這些照片一一留存在腦海裡。

 

【後記】寫完這篇文章的隔日,拿出一張CD來聽,聽到這首歌時,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寫這篇文章最好的註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smil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