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9 爵士小號高音王 - 瓊恩法狄斯

昨晚去國家音樂廳欣賞了這場音樂會:「爵士小號高音王─瓊恩法狄斯 (The Night of Supreme Jazz-Jon Faddis)」。這是一場令人驚嘆的演出,盡管沒有太多音樂上的驚喜。主奏者Jon Faddis吹小號無論是輕柔緩瀉或激昂飆高音,每個音都是那麼地清楚明亮,迴盪在整個音樂廳中。整個樂團的聲響聽起來也是相當和諧,每位伴奏者都適如其分地發揮自己作為伴奏者的角色,不搶戲也不喧賓奪主。

不曉得是心血來潮還是覺得現場氣氛太拘束,Jon Faddis在下半場還臨時點名坐在台下的學生上台翻譯和演奏。可是找人上台翻譯串場的內容實在多餘,不但拖慢節目節奏,也製造了冷場,我便感到有幾分不耐。但是其中讓兩位學生上台演奏的段落,製造了與觀眾的互動,也達到了十足的娛樂效果。

要說這場音樂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都不是以上的原因,而是節目單。老實說我看過這麼多場表演,還沒有看過錯誤這麼多的節目單,不可不謂嘆服。錯誤並非錯字的等級,而是內容翻譯的訛誤,且錯得非常有「笑果」。看節目單中文介紹的內容,應係摘譯自英文原文,但其中錯誤百出,看了不禁令人啼笑皆非。一看第一頁的第一句話就錯得離譜。

原文"...Jon Faddisbegan playing trumpet at age eight, inspired by an appearance of Louis Armstrong on "The Ed Sullivan Show."

來看看節目單是怎麼翻譯的:

「Jon Faddis......八歲開始學小號,在路易斯阿姆斯壯的"The Ed Sullivan Show"中嶄露頭角。」

老實說當我看到中文第一句介紹就覺得怪怪的,Ed Sullivan Show是60年代美國很有名的一個電視節目,披頭四曾經在這個節目現場表演,後來還發行了DVD。60年代中,當Michael Jackson還是The Jackson Five成員之一時,也在這個節目表演過。結果這句話翻譯看起來變成Ed Sullivan Show是Louis Armstrong的節目一樣,而且Jon Faddis八歲開始學小號就在這節目演出而崛起,這實在太令人納悶了。於是立馬翻到後面的英文原文,一看不禁覺得這翻譯實在太有才了,到了要人絕倒的境界。

這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的音樂或爵士樂相關知識,都可以清楚知道這句話錯得有多離譜,不僅與實情有天壤之別,甚至還無中生有。

至於Jon Faddis曾經擔任卡內基廳爵士大樂團(現為Jon Faddis Jazz Orchestra of New York)的音樂總監,早在他2003年時在台中爵士音樂節表演時,應該就已經有不少觀眾知道這件事了。而且英文明明寫得清清楚楚的是:"He is the musical director of the Carnegie Hall Jazz Band,..."

這麼重要的經歷不但在中文介紹中付之闕如,還被莫名所以地寫成:「1995年更以其非凡的能力,指揮林肯中心管樂團表演。」

仔細對照一下,發現這也不是原文照翻,而是不知邏輯地摘譯,可能將原文後面:

"Frequently tapped for his conduction prowess, Faddis is also music director of the 1995 Lincoln Center Jazz Orchestra "The Majesty of Louis Armstrong Tour" and the "Newport Jazz Festival 40th Anniversary Tour."

的這句話自行濃縮而成,可惜完全會錯意,搞成張冠李戴了。

其他錯誤之處不勝枚舉,而且多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錯誤,索性不看中文介紹,看英文就好了。如果翻譯是這樣的內容,主辦單位實在不需如此煞費苦心,傳達錯誤的內容其實比不傳達還糟糕,這樣的節目單也未免太歡樂了點。

早先看到這場音樂會的售票宣傳時,就發現其中貝斯手Todd Coolman的介紹與事實有所出入,宣傳詞說:「葛萊美獎最佳專輯貝斯手」,不明就裡的觀眾可能真的會以為他以演奏或參與專輯演奏或個人專輯獲得葛萊美獎(當然,無論得獎與否,Tod Coolman的演奏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上,Todd Coolman的確得過葛萊美獎,只不過獲獎是因為他為"Miles Quintet 1965-1968"這張專輯撰寫專輯內頁說明,贏得最佳專輯內頁獎 (Best Album Notes),不是什麼最佳專輯,也不是什麼最佳貝斯手,更不是什麼最佳專輯貝斯手(有這個獎項嗎?)。

除了一開始第一句話就錯得天差地遠,節目單接著看下去更是慘不忍睹,乾脆直接看英文算了。國內觀眾或許對紐約爵士表演圈或爵士樂手並不熟悉,這場音樂會不啻是一次了解爵士樂手或表演圈的好機會,可惜這場節目的節目單內容錯誤百出,實在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其實英文簡介的內容並不艱深,找個英文程度還算中等的人翻譯,再加上有點專業背景的人士審稿的話,都不至於錯得這麼離譜(有些單位以為找爵士樂手來翻譯就解決了,但其實也不是每位爵士樂手都對當代爵士樂界有所了解,甚至我看過不少出國留學過的樂手,不要說對爵士樂圈或樂手了解有限,連英文程度都可能很令人咋舌)。不曉得是想省稿費還是其他不明原因,才造成如此貽笑大方的下場,這對整體節目製作品質打了很大的折扣。

節目單也是節目品質的表現,我經常留意各種演出的節目單製作,設計不一定要精巧花俏,但至少內容應務求正確清楚,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觀眾及演出者負責任的表現。

PS: 無論如何,我要感謝主辦單位,因為這節目單幫我創造了一篇文章素材,我相信以今晚滿堂采的反應,以後主辦單位的整體節目水準會愈來愈好的(希望)。

 

※10/20 16:50補充:

我發現馬上已經有人跟在後頭也說這節目單很有「笑點」了,原來節目單中還把tenor sax的tenor翻譯成「男高音」啊!

如果你想了解爵士樂史、爵士樂大師,或是想知道怎麼入門爵士樂,我推薦以下這本書,內容從爵士樂的起源到發展,從爵士大師到經典專輯,從紐約jam session現場到各大爵士音樂節都有介紹,通俗易懂,作者以一個紐約職業樂手的背景,告訴你怎麼聽、怎麼玩、怎麼「感覺」爵士樂。特別是他以淺顯的文字將很深的道理闡述得非常清楚,幾乎沒有什麼樂理或專門術語。

歡迎對爵士樂有興趣的捧油們,參考這本書:(趁機打一下新書)

《非搖擺不可: 寫給樂迷及樂手的爵士樂入門工具書》 (附贈CD)
「深入紐約核心,呈現最新的爵士訊息。林煒盛以專職樂手的敏銳眼光,為爵士樂迷與樂手找到最佳的入門、進階捷徑。」
──資深爵士樂評 傅慶良 專文推薦
新書介紹    ★博客來網路書店購書
★演出訊息:2010 New Yrokers' All Night Session (10/25 9PM, 
Blue No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smile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